崎岖的山路一走就是17年……2007年,从河北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后,董常青就扎根在河北柳江盆地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工作。
17年来,从刚走出校门的青涩小伙到成长为保护区现场保护与综合执法科科长,董常青无论身在何职,始终奋战在巡护一线。
穿上冲锋衣和登山鞋,戴上帽子,清点好设备,10月29日7时,董常青驾车出了门。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车程,董常青来到位于秦皇岛抚宁区石门寨镇的山脚下,开启了当日的巡护工作。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董常青和同事一起,踩着脚下的碎石,避开拦路的枝杈,徒步向高处攀爬,如同往常一样巡查四周的情况。
董常青介绍,他们脚下这片山地就是柳江盆地,13.9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拥有典型的地质构造、丰富的地质遗迹、多样的地貌景观、珍贵的古生物化石。柳江盆地区域是我国华北地台地质演化的“窗口”,在25亿年以来的海陆变迁中“四次为海、四次为陆”,这里形成得天独厚的地质资源和丰富的地质现象,如同一部“地学百科全书”。
“河北柳江盆地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7个保护片区。”董常青说,他负责着其中3个保护片区的巡护工作。这3个保护片区,分布在周边两个乡镇。每隔两三天,他就要去山里转一转。
“一般情况下,每次会巡查两个片区。”董常青说,“相邻的两个片区离着不远,也就隔着5公里吧。”他所说的5公里是地图上的直线距离,在山区,野外巡护得步行崎岖的山路,走一圈往往要花上大半天的时间,日行一两万步是“家常便饭”。
“巡查管护工作就得‘靠走、靠看、靠讲、靠干’,就得脚踏实地。”董常青笑着说,绕着保护区域巡查,看一下管护设施是否完好、遗迹资源是否被破坏、是否存在安全风险,进行疑似图斑的核查反馈,给周边村民和科研人员讲解科普知识和法规政策……这些都是董常青野外巡查的工作内容。
虽然巡查工作细而琐碎,但董常青却乐在其中。“巡护工作就是废鞋、废衣服。”董常青笑着说。刚开始易游体育,易游体育,,山上没有路,董常青和同事就踩着碎石子和草丛深一脚浅一脚地摸索着,日子久了,片区内硬是让他们走出了用来巡护的路。
由于是在山里步巡,脚底被磨出血泡也是常有的事。甚至有一次,正在巡护的董常青突然脚下一阵剧痛,原来是一截半埋在地下的尖枝扎穿了他的运动鞋,直接戳进肉里……除此之外,巡护员的衣服也常被探出来的枝杈划破。
在和同事用脚步丈量着柳江盆地的同时,董常青他们也用相机认真记录着保护区,目前已形成超10万张影像资料。
由于长期风吹日晒,董常青的皮肤变成了棕红色。当问及他是如何在岗位上坚守17年,董常青稍微思考了一下回答道:“热爱!”
时间拨回至2007年,从河北科技大学研究生毕业的董常青来到柳江盆地工作。当年的他,对柳江盆地的价值还一知半解。
“刚工作的时候,我和当地村民一样,看着眼前的山是山、石头也都是石头。”董常青说,但是,随着工作的深入、主动学习和积极参与实践,他逐步认识到柳江盆地的意义,也越来越离不开这里。
“你能想象吗,这座山顶原来是海底?”董常青说,“在保护区工作,伸手即可触摸25亿年的沧海桑田变化,在认识的过程中,我也找到了自我价值。”
另外,让董常青有成就感的是,在他们常年普及教育下,附近的老百姓也对遗址保护工作熟悉起来,甚至会自觉保护易游体育,。
一晃17年,董常青已从当年的新人,成为如今的现场保护与综合执法科科长。岗位在变,但董常青的信念没有变:柳江盆地是大地留给我们的一块宝,我们有责任保护好它。
“大家往前看,那就是‘二龙闹海’……”在柳江盆地采访期间,记者正好在亮甲山片区赶上了东北石油大学秦皇岛校区环渤海能源研究院副教授谢奋全的一节实践课。顺着谢奋全手指的方向,只见巨大的山体剖面上,两条灰黑色岩脉深嵌在灰色岩石中,犹如双龙遨游大海。
“拿眼前的亮甲山来说,地层发育有砾屑灰岩、黄绿色页岩、豹皮灰岩、虫孔灰岩、白云质灰岩和白云岩,其中还含有古杯类、头足类、腹足类及藻类化石。”谢奋全告诉记者,柳江盆地的最大特点,是地质、地貌类型齐全且分布集中,完整记录了区域地壳运动重大地质历史事件的六大不整合面,几乎所有的地质景观都可以看到,是名副其实的地学胜地、天然的地质博物馆和地质百科全书。
董常青介绍,为了保护好柳江盆地,1999年,省政府批准建立秦皇岛柳江盆地地质遗迹省级自然保护区,2005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成立后,通过发挥地学资源优势,完善保护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地学实习和科普宣教活动,也为地质遗迹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了“柳江方案”。
“保护好遗迹,发挥好遗迹的作用,通过对遗迹的科学研究培养出更多新时代地学人才,这就是我工作的意义。”董常青说。
躬行于野,以山林为家,像董常青这样的巡护员还有很多,他们都是绿色的守护者。